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坨堤村委会西北500米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dmin@shenzhongchina.com
更新时间:2023-10-31 01:30:36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阳光工程”就是用一道阳光点亮另一道光。河庄街道宣传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慢’的事业,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不让任何一棵小苗处在孤单阴暗的角落里。‘阳光工程’并不是单向地播撒阳光,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接收到阳光后,能够点亮自己,让自己发出同样温热的阳光,照耀别人。”
为此,河庄街道以学校为载体,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学校教育实践,又衍生到学校教育之外。十年来,河庄街道坚持开展“做阳光天使,育阳光少年”实践活动,鼓励不断创新、深化阳光结对帮扶行动,让“阳光工程”焕发新的生命力。
街道每年都会筹集“阳光工程”爱心基金,用于资助辖区内的留守、贫困儿童,同时也有部分专门用于阳光亲子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钱虽然是捐给这些不幸的孩子们,但他们也都积极参加。男孩亮亮(化名)家庭非常贫寒,可他却一下子捐出12元。班主任小娟老师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亮亮和姐姐假期利用暑假缝伞赚来的,他说别的同学可能比自己更需要这些钱。
“阳光工程”作为全街道的一项重点工程,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例如,河庄街道辖区有多家针织绣花厂,“阳光妈妈”们结合这一地方特色,开设了绣艺房,通过厂家捐赠拿到一些刺绣的半成品,“阳光妈妈”和孩子们就在这里做手工,然后把“”合作完成的爱心作品——座垫、靠垫等拿到河庄敬老院,献给每位老年人。
“阳光妈妈”和孩子们需要一个家, “阳光工程”来实现。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阳光之家”,为“阳光妈妈”和孩子们配了阳光文明岗室,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和现实生活中的家一样,“阳光之家”并不只是空间概念,更意味着责任。成立“阳光之家”时,学校就对参与活动的老师有特殊要求:平日里,帮教老师要多留一个“心眼”,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情况,并进行跟踪回访。而每两个月,“阳光之家”还要对帮扶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阶段流。
在现实的学校之外,“阳光工程”还致力于为这些孩子开设“阳光假日学校”,让留守儿童、贫困孩子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阳光妈妈”们也趁这个机会为他们补补课。此外,不定期地开展“阳光之家”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孩子体验劳动,学会合作和接纳;或者走出学校,拥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