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坨堤村委会西北500米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dmin@shenzhongchina.com
更新时间:2023-10-26 12:52:53
一粒粮食,从春到秋,从诞生到收获。在农民的汗水里,在季节的更替中,在百姓的餐桌上,生命“旅程”循环往复,维系的是人们的温饱健康,牵动的是国运民生。
吉林大地正值丰收时节,沿着种子的生命周期,《广角长吉图》将探寻,产粮大省如何开发农业“芯片”、筑牢黑土粮仓。
在长春市九台区乾元农场,秧苗自从与土地展开第一次“亲密接触”,直到收割完毕与土地“挥手告别”,都逃不开农场主张博源的眼睛。他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远程察看稻田的实时情况。
今年备春耕期间,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乾元农场的水稻育苗时间延迟了一个多月;入夏之后降雨频发,又冲毁了部分水田,给农场生产带来了莫大考验。
依靠政府开辟的绿色通道,乾元农场组织农民第一时间复工备春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科学应对暴雨等自然灾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张博源:稻子在水田里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利用鸭子去除草,鸭子产生粪便,可以补给水稻,促进生长。后期在病虫害防治上,我们用赤眼蜂。它只吃害虫虫卵,不破坏稻子本性。通过多种生物手段去防治,在提高米质和口感方面很有成效。
吉林省从“保面积、保物资、保人力、保进度、保安全”五个方面入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农资纳入重点物资予以保障,及时转运农民返乡春耕,有效做好科技指导服务,实现了防疫安全、生产安全“两手抓”。
比如今年春耕时,延边州农业农村局就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州县乡备春耕服务热线家供应企业,解决备春耕问题3100起,全力推进农业稳产保供。眼下,延边州的秋收即将拉开序幕,当地农机部门也行动起来,宣传指导机收止损技术和农机安全生产。
延边州农机管理技术总站站长杨占峰:全州计划维修、保养各类收割机加上运输机械超过5万台套,已检修过半,为秋收工作做好了准备。同时,我们也组织农机的销售和维修人员,下乡为农民和农机合作组织做好维修指导和售后服务工作,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种子的成长过程也要向传统种植方式“说再见”。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以智慧农业为依托,科技加持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生长。
在吉林省的产粮大县永吉县,无人机植保技术已经在全县得到了普遍应用。就拿喷洒农药这一项来说,和人工喷洒农药的效果相比,无人机作业雾化好、利用率高,不但能有效减少农药残留,而且不会出现重喷、漏喷的现象,对于防治稻瘟病和水稻二化螟等虫害的效果十分明显。
永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张宪庚:用无人机给一亩地喷药只需要2分钟,每天能喷400-500亩地,效率是人工喷药效率的40倍以上,同时还能节约用水量达90%,减少农药使用量达30%-40%。今年我们在永吉县一拉溪、岔路河等多个乡镇都采用了无人机植保技术,使用无人机进行除草、施肥、防病、防虫等作业,全县覆盖面积已经超过了15000公顷。
有了高科技的助力,种子不仅内在品质得到提升,外在生存环境也持续改善。今年,吉林省在46个县(市、区)持续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3050万亩,整体推进县保持15个,实现适宜区域全面实施,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基础支撑。在舒兰市白集镇江湾里家庭农场,农场主谢洪俊说,化肥农药减量,其根本目的则是增效。
通过普及标准化技术规程,集成推广精量播种、秸秆还田、生物防控等增产增效技术,提升洪涝、台风、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吉林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梨树模式”。到2030年,全省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和服务主体有望达到10000家;
通过加快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农业卫星遥感平台升级建设,推进“吉林一号”卫星、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模式,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到2030年,全省的数字化行政村比例将达到90%以上。